【教學目標】
1.了解沈從文描繪的湘西風土人情。
2.感受沈從文小說的語言特色。
3.走進作者構筑的善與美的理想世界,體會人性之美。
【教學重難點】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和細致含蓄的心理刻畫。
【課時安排】2課時
第一課時
【教學目標】
1.了解沈從文描繪的湘西風土人情。
2.了解《邊城》全書的故事,熟悉課文節選的內容情節。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導入新課 :
美字筆畫并不多,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認識,愛字雖人人認識,可是真正懂得它意義的人卻很少。
——沈從文《在昆明的時候》
“春心莫與花爭發,一寸相思一寸灰” ———李商隱
“兩相思,兩不知” ———鮑照。
二、文學常識
1.走近作者
沈從文(1902-1988),原名沈岳煥,湖南鳳凰人?,F代小說家、散文家、文物研究家。他的作品數量驚人,有小說、散文、文論、自傳、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種,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。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《丈夫》《貴生》《三三》,中篇小說《邊城》,長篇小說《長河》。主要文學貢獻在于創造了一種描寫特殊民情的鄉土文學,發展了新文學中抒情小說的文學形式。大部分小說是以湘西生活為背景,對故鄉人民懷有不可言狀的同情,以其特異的淳厚善良,使作品充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返璞歸真的牧歌情調。
2.資料鏈接
(1)寫作背景
《邊城》完成于1934年4月19日,是作者最負盛名的作品。關于這篇小說的創作動機,作者說:“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‘人生的形式’,一種‘優美、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’。我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,卻想借助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,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,各人應有的一份哀樂,為人類‘愛’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?!比源浯涞膼矍楸瘎∽鳛榫€索,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湘西地方的風景美和人性美。
(2)《邊城》全篇情節
在湘西風光秀麗、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,生活著靠擺渡為生的祖孫二人。祖父年逾七十,仍很健壯;孫女翠翠十五歲,情竇初開。他們熱情助人,淳樸善良。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,翠翠邂逅當地船總的二少爺儺送,從此萌生情感。儺送的哥哥天保喜歡上美麗清純的翠翠,托人向翠翠的祖父求親,而地方上的王團總也看上了儺送,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兒嫁給儺送。儺送不要碾坊,想娶翠翠為妻,寧愿做個擺渡人。于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,讓翠翠選擇。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,為了成全弟弟,外出闖灘,遇意外而死。儺送覺得自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,拋下翠翠出走他鄉。祖父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,在風雨之夜去世。留下翠翠孤獨地守著渡船,癡心地等著儺送歸來。
三、速讀課文,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。
要求:用最簡潔的語言,采用“時+人+事”的模式,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。
1.獨立完成任務
2.組內討論完善
明確:
第三節敘述了第三個端午節,邊城人們緊鑼密鼓地籌備著龍舟競渡的熱鬧場面。
第四節追述兩年前第一個端午節,翠翠在河邊看龍舟,巧遇儺送。
第五節回到現在,補敘上一年端午節翠翠看竟渡時巧遇天保。順順和天保求親,翠翠心有所系,堅持不允。
第六節又回到現在,寫迎親花轎渡河,引發了翠翠對愛情的美好憧憬。
四、布置作業
搜集有關沈從文和《邊城》評論方面的文章,深入了解小說中人物形象。